close
要討論平地與山坡地的種植差異,主要就是討論「海拔高度」與「日夜溫差」。
「海拔高度」是影響高山氣候最重要的要素,高度的變化會影響大氣壓力、太陽輻射、氣溫。
當高度越高,空氣的氣壓就會越來越低,影響空氣中相對溼度與二氧化碳量的多寡。
在理想狀態下,台灣海平面大氣壓力為一大氣壓1013百帕,在台灣最高峰玉山主峰,氣壓大約為616百帕,氣壓僅僅是海平面的60%。
在大氣對流層中,當垂直高度每上升一公里,自由空氣溫度會下降約6.5℃,稱為濕絕熱遞減率。
以玉山為例,夏季山頂溫度很難超過10℃。
此外,在高山上的太陽輻射比海平面高,當太陽短波輻射照射到地表並且為地表所吸收時,地表會產生長波輻射與熱流束,加熱地表十幾公尺以內的空氣溫度,而當夜晚天氣晴朗的時候,地表短波輻射快速輻射出去,使得高山氣溫就會快速下降。
 
「日夜溫差」方面,事實上,台灣高山地區因為氣候潮濕,不論夏季或冬季,日夜溫差變化幅度皆在5℃左右,而在春季與秋季之際,日夜溫差變化幅度更小,變化範圍約在2-3℃左右。(參考資料: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cwb.gov.tw
 
大多數人理解海拔高低的差異是「日夜溫差大」。
日夜溫差大造成果實生長速度變慢,也就讓養分可以更完整的被吸收,這個差異是要讓果實養分得以飽滿。
我們反證回去,因為要獲得養分飽滿的咖啡豆,所以要選擇適合的環境下種植,而能產生日夜溫差大的半山腰就成為咖啡豆養分得以飽滿的最適合地形。
 

267aac0e-62ab-4aaf-9436-f679a03abaf6.jpg

 
那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也能讓咖啡豆果實的養分飽滿呢?
答案是'’有的''!
 
從種植環境與養分下手,種植環境採用遮陰樹種植,再配合適時的氮、磷、鉀施肥,平地也能種出養分飽滿的咖啡豆。
 
咖啡豆是咖啡樹長出的果實裡的種子,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顆咖啡樹,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開花結果後,透過其他物種來傳播你的種子,種子是被果肉包覆的,所以要吸引其他物種來幫你傳播種子,那你就必須提供好的誘因(果肉),所以你的果肉必須要鮮甜多汁才會有其他物種來吃掉果肉,進而幫你傳播種子,也就表示鮮甜多汁的果實裡,種子本質是比較好的。
 
Kona_Coffee.jpg
 
了解咖啡豆的本質後,其實只要很單純的種出飽滿的果實,咖啡豆自然也就能回饋你好的風味。
 
討論那麼多並非要強調平地咖啡有多好喝,而是「好喝」這個主觀的感受不應該被框架著。
回歸自我的本質,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味道是無價的
 
 
arrow
arrow

    bowgos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