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9/12號稱史上第一次觀光業萬人遊行。上街頭抗爭的主要訴求「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甚至要求政府接受「九二共識」才能解決中國旅客來台數降低的問題。
 
這是一次很明顯假經濟之口操縱政策之手的例子。首先要先知道什麼是「九二共識」(有興趣的人請自行google),簡言之就是「一中各表」。
你可能還是不懂!再說簡單一點的就是:一個中國的內涵認知有所不同(引述大陸說法)。白話點說就是「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只是這兩個的政府所推從的主義不同」。
試問?
這與中國旅客來台有什麼關係呢?
這篇就不去探討政治的問題...
 
回到正題。
自救會表示,新政府上任以來,台灣觀光產業遭受衝擊,陸客大幅縮減,以大大影響觀光產業的生存、從業人員的家庭生計。根據移民署陸客申請來台人數,團體2,000人,自由行4000人,與去年同期比僅剩下30%。」(各新聞媒體都有報導的內容)
 
別被新聞渲染的數字給欺騙了!
首先。移民署與觀光產業的關連性是什麼?
答案是「簽證」。
這就有一個盲點,簽證等同於來台觀光人數嗎?
這答案是否定的
發給你簽證,不等同你會來!之前已經申請過的且準備來台觀光的也不會顯示在這數字上。
這很明顯是「某些組織」要混淆民眾視聽而做的手段。
從觀光局網站可以查證到很多數據,先看這個從2013~2015年觀光收入統計表。

從2013年起來台觀光外匯收入和旅客人次是逐年遞減增加,這表示了台灣的觀光業已準備進入一個平穩期
 
我們再來看今年度截至七月底的數字。

我們就看「總計」和「中國大陸」這兩個項目。
從來台旅客人次總計截至到七月,總人次是上升7.93%,而中國大陸因受到七月單月遽跌-14.98%的影響,總人次是小幅上升0.42%。
 
七月會有如此大幅下跌,最大的可能是受到「7/19陸團遊覽車火燒車」的影響。這當中也有很多說法,但我比較相信的是「這些專營陸團的廠商」為了削價競爭搶奪客源,才會在成本的考量下選擇廉價的工具。
 
新聞媒體大量的描述許多遊覽車業者因支付不起車貸而被扣車,許多接待陸團旅行社倒閉,員工失業不能溫飽...等
 
我必須要強調幾點。這是一個自由經濟的社會,每個行業每項投資都有一定的失敗風險,總不能說賺了錢就收進口袋,賠了錢要政府買單吧!
 
有一個網路笑話是這樣說的:
景氣好的時候
「記者:老闆,生意那麼好,一天可以賺多少啊?」
「老闆:沒有啦,幾千塊而已啦,希望大家多彭場...」
景氣差的時候
「記者:老闆現在陸客不來,一天要損失多少啊?」
「老闆:每天都要賠四、五萬,都怪政府#@$%」
 
這群號稱觀光業者們包含了遊覽車從業人員、旅行社從業人員、領隊導遊、旅館飯店業者...等,共有11個相關產業。
我這邊就舉幾個業別的例子。
 
遊覽車業者當初為什麼要購入那麼多車呢?
原因不就是為了要接更多陸客,賺更多錢,結果人數不如預期,簡單說就是投資失敗。
沒有人拿槍頂著這些人的腦袋要你簽下買車契約,一切都是自己的貪念(慾望)所趨。
如果照這樣的邏輯,所有股市買股票的人,如果賠錢了就全部上街頭要政府買單?
 
專接陸客的旅行社倒閉,員工不去追討雇主應支付的遣散費,就讓雇主雙手一攤,再把矛頭指向政府無能,讓員工向政府索取賠償。
那是不是叫全台灣被資遣或倒閉的員工也都通通上街頭要政府主持公道?
 
處理陸團的領隊和導遊們,對他們來說沒有語言上的阻礙(考取華語或外語的領隊、導遊人數:http://wwwc.moex.gov.tw/main/news/wfrmNews.aspx?kind=3&menu_id=42&news_id=2054),甚至只要加入組織就可以準備接團賺一筆。
結果苦的是其他學習第二、第三外國語言的領隊、導遊從業人員,因為大量陸客造成的排擠效應讓其他國家的旅客人數止步。
而更可惡的是這些專營陸團的產業鏈,為了短利讓更多劣幣驅逐良幣。
 
我們都有一個經驗,相同的東西如果在觀光區賣,價格肯定比非觀光區來的貴。
這個經驗表示觀光財大多屬於一次性消費,對大多數的店家無須考慮回頭客的經營,只要一次就可以賺足該有的利潤。
而現在這現象已經不只在觀光區,更是充斥在我們周遭。
 
而這結果造成我們自己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民,因為大量經營陸客的店家聯合哄抬價格,變相讓全民也跟著要花費觀光客的價格購買民生需求的食、衣、住、行、育樂。
 
 
大多數的群眾是衝動無知的,這是少數人在煽動群眾的憤慨,至於少數人是誰?
我們下集分曉。
 
 
 
 
 
 
 
 
arrow
arrow

    bowgos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